关乎医用防护服的相关知识
医用防护服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中,使用人群为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正确穿戴医用防护服等防护产品可以起到有效的隔离预防作用。
所以,今天医用防护用品展就为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关于医用防护服的部分相关知识。
一、分类: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
按照使用寿命:可以分为一次性防护服和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服。
按照材料:可以分为机织类和非织造布类防护服。
二、等级:
我国的防护服分级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499-2016《医用防护服的液体阻隔性能和分级》,其将医疗防护服一共分为了4级,等级越高,防护性能越好。
医用防护服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需要接受二类医疗器械的相关标准审查,根据要求进行生产。
三、性能:
1、防护性
防护性是医用防护服较为重要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液体阻隔、微生物阻隔和对颗粒物质的阻隔等方面。
2、舒适性
舒适性包括透气性、水蒸气穿透性、悬垂性、质量、表面厚度、静电性能、颜色、反光性、气味和皮肤致敏性等。较主要的是透气、透湿性能,为了增强防护效果,防护服面料通常经过层压或复膜处理,造成厚重且透气、透湿性差,长期穿着不利于排汗排热。抗静电性要求是为了防止在手术室内静电会导致手术服吸附大量的灰尘和细菌对患者伤口不利,同时防止静电产生的火花引爆手术室内的挥发性气体、影响精密仪器的准确性。
3、物理机械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主要指医用防护服材料的抗撕裂、抗穿刺、耐磨损等能力。避免撕裂、刺破处为细菌和病毒传播提供通道,耐磨损可以防止落絮处为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提供场所。
4、其他性能
医用防护服除了前面所列的性能外,还需具有消毒耐受性、具有良好的水洗色牢度、防止缩水、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对皮肤无害等性能。
四、相关标准
中国医用防护服执行国家标准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中规定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并对医用防护服的阻燃性能、沾水等级、电荷密度、断裂延伸率及防水性等指标作出规定。
欧盟国家标准EN14126-2003《防护服-抗传染源防护服的性能要求和技术试验研究方法》,该标准主要关注点为防护服的耐血液、体液和病毒的穿透性。
美国的医用防护服标准是NFPA1999-2018《紧急处理医疗服务行动的防护服和装备》,主要关注卫生用防护服装的阻隔性能。
国标GB19082-2009医用防护服标准要求
1、液体阻隔功能
抗渗水性:医用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1.67kPa
透湿量:医用防护服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d)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医用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1.75kPa
表面抗湿性:医用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3级
2、断裂强力: 医用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
3、断裂伸长率:医用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
4、过滤效率:防化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
5、阻燃性能:具有阻燃性能的医用防护服应符合下列要求:损毁长度不大于20mm,续燃时间不超过15s,阴燃时间不超过 10s
6、抗静电性:医用防护服的带电量应不大于0.6μΜ/件
7、静电衰减性能:医用防护服静电衰减时间不超过0.5s
8、微生物指标:医用防护服应符合GB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包装上标志有“灭菌”或“无菌”字样或图示的防护服应无菌
9、环氧乙烷残留量:经环氧乙烷灭菌的防护服,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 10 μg/g。
五、选择方法:
建议从医护人员所接触疾病的性质、对体液暴露的可能性这两点考虑,此外,除了医用防护服还要配备其他个人防护装备也很关键。
1、首先应该考虑疾病的性质。这其中较重要的是该疾病的病原学和传播模式是否已知。如果该疾病的传播模式是已知的,那么就会很容易的选择合适的医用防护服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当是一种未知的传染性疾病爆发时,正确的选择合适的医用防护服和防护用品会十分困难,2003年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就证明了这一点。起初,该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和主要传播模式未知,而感染该疾病的医护人员的数目让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忧心忡忡,因此,这两家组织建议医护人员使用较商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
2、接着应该考虑对体液暴露的可能性。当病人进行喷射性呕吐或有严重的腹泻时,这种可能性就很高,这时,选择更高的阻隔防护等级的防化服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由于插管的介人,导致大量体液产生,这时医护程序的操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问题就是一个关于医用防护服的部分知识汇总,医用防护用品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